本書作者Joe & Bryan是大人學的Small Talk的Podcast主持人,常常會在節目上分享觀眾的遇到的人生問題,也非常不吝嗇地分享自己的經驗,身為每次準時收聽的觀眾,我自然是學到許多寶貴的觀念。最近開始工作了,有閒錢可以多買一點書,因此就買了《大人學選擇》來看。
看完之後,我認為這本書絕對是最適合二、三十歲閱讀的書籍之一。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我總共閱讀了超過100本書,發現大多數的書都在講一樣的事情,而且通常都離我們很遠,似乎很難搔到癢處。
有可能是因為Joe & Bryan常常收到來自我們這個階段的種種人生迷惘,《大人學選擇》的內容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從職涯、人生觀、理財、人際關係都給出了非常具有建設性的建議。閱讀起來就好像是在一對一諮詢般,有個人生老師在身邊細心解惑你的人生問題。
來看看這本書帶給了我什麼收穫吧。
職涯選擇
作者一開始就提到:面對職涯選擇時,我們最需要考慮的是「槓桿」與「彈性」。
槓桿
面對職涯選擇時,我們需要看的是這份工作付出與回報的比值,也就是槓桿。我們現在可以用時間、體力去換取金錢,也可以選擇學習的到組織能力、大局觀的工作賺錢。這兩者都可以賺到錢沒錯,但其實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
隨著我們年紀越來越大,可用的時間與體力將會越來越少,時間活或體力活要取得回報也就越來越困難。而如果現在做一個薪水雖然沒那麼高,但練習到的組織能力、大局觀等等卻可以幫助你在四、五十歲槓桿出更多收入的話,其實是更好的選擇。
彈性
另一個很需要思考的點是,當面對選擇時,哪條路會讓你越走越寬?哪條路會讓你會來的選項變更多?就像是前陣子很流行的澳洲打工,雖然錢很多,但其實得到的也就只有錢而已,並沒有學到有助於拓寬人生道路的技能。
看到這段時,我馬上想到的就是公務員。之前我在區公所當了四個月的替代役,我發現有好多文書型式、處室、公文內容需要練習、熟記,但只要一離開公家機關,基本上這些技能完全用不到,外面的公司誰在跟你送公文啊!因此,若是工作內容充滿這種意義不太大的任務,隨著時間前進,無疑是一條彈性不夠,越走越窄的路。
人生態度選擇
接著,作者提出了兩種價值觀的對立,我們到底該「順勢而為」,還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呢?哪個才是對的?
我的想法是,會問這種問題的人,就是希望用一種價值觀模板來套到所有事情上,讓自己省事點,但現實世界中情況很多,雜訊也很多,《零盲點思維》作者Julia Galef曾說過:「建議通常都不好,因為建議無法一體適用。」就是在講一體適用的危險性。重要的從來不是觀點,不是建議,而是判斷能力。
那我們該怎麼判斷何時該「順勢而為」,何時該「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呢?作者認為訂目標時應該「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而實踐目標應該「順勢而為」。
每個人的生長歷程不同,價值觀不同,怎麼可能人生目標都一樣?因此在訂目標時,應該叛逆一點,不要順應潮流。如果你根本不想要買房,但看到社會潮流希望男人有房就因此順勢而為,頭期付下去,我沒有辦法想像這二十年你該怎麼過。
而當你訂了一個專屬於你的人生目標之後,這時「順勢而為」去實踐它就很重要,你沒有那麼多時間和資源去把每條錯誤的路都走一遍,因此吸取他人的教訓(多閱讀),使用大家都在用的工具(ChatGPT之類的),多問問能力在你之上的人的做法,才是比較聰明的選擇。
因此,別再用二元對立的方式去看待人生了,在二元之間達成平衡通常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相同周長,兩個邊一樣大的正方形比其中一邊特別長的長方形面積還要大,不是嗎?
理財選擇
最後,要來講講本書我非常喜歡的部分──該不該買房?
房仲業常常會用「老了就沒地方住」或者「美滿的家庭就是要有房子」的價值觀來說服民眾買房,就連過年時親戚都會問有沒有要買房子?要買哪裡?角色期待加上人生進度壓力有時候真的會讓我們失去判斷能力,跟著認為買房是人生的必需品之一。
但對於大多數人,買房是弊大於利的。作者認為除非有能力用現金買房,或是工作穩定、將來沒打算轉換跑道、房貸不超過可支配所得的三分之一,不然買房很容易把自己的人生卡死。
我們這種一般人很難達到上述條件,因此最好租房就好,等到未來更有能力了再規劃。而且租房真的沒有大家說的那麼糟糕,其實,租房子的好處比你想像的還要多很多,接下來我就引用書中提出的幾個觀點,來讓租屋族心裡好過一點。
- 自由度:如果你突然有個機會可以到海外工作,增廣見聞,或者你不爽現在的老闆,想要換工作,卻因為房子不能跟著移動,或是被房貸逼得繼續工作,那你就會因為過早買房而放棄未來的可能性。
- 風險:房子並不是買了,付房貸就安心了,你還有一堆修繕作業要處理,或者惡鄰居等等,但租屋者卻可以想走就走。
- 延遲享受的動力:太早擁有房子很容易給你一種「人生破關」的感覺,而喪失了前進的動力。晚點買房,讓動力推著你去成長,可以讓未來的選擇更多。
- 金錢運用更靈活:勉強買房子就等於是把孩子的教育費、陪家人出遊的費用投注在上面。而且你可能因為需要省錢,把自己的身體給搞壞。
- 精簡輕盈的生活:買房子之後很容易模糊「想要」與「需要」之間的差別,租屋族比較有能力分辨什麼才是真正需要。衣櫥快壞了?那等壞掉再說吧,反正不是我的,不買!
心得
在看《大人學選擇》時,就好像是把整個Podcast的重點又在重新複習一遍,而且每個章節雖然短短的,卻十分簡明易讀,不像外國翻譯書那樣,一個觀念要用一大堆故事來證明。光是本書不拖泥帶水的閱讀節奏,加上好像在聽Podcast的輕鬆用詞,在這個充滿「冗書」的年代,真的很值得一看了。
而我認為本書帶給我最重要的一個觀念是:在做出人生選擇之前,錢、人際關係、甚至熱情可能都不是第一順位,而是思考做出這個選擇之後,能不能提高你未來人生的自由度,能不能讓未來的你多一點可以選擇的路,而且越走越寬闊。有了瀟灑離開的底氣,自然就不會抱怨東抱怨西。
因此我很慶幸沒有因為機械系畢業的身分,跑去科技業輪班。因為我知道只要我一選擇賣掉我的體力、時間之後,就沒有餘力去思考其他事情了。而現在我做行銷的工作,雖然薪水不到科技業的一半,但我卻學習到如何提案、如何表達想法、如何說服客戶,而且未來也可以自己接案、當顧問、甚至創業等等,路絕對比在科技業輪班還要寬廣多了。
閱讀完《大人學選擇》後,我學習到到非常多以前從沒思考過,總是認為理所當然的事:讓我不舒服的人不一定是壞人、職涯不能只往錢多的地方走、適當的距離反而對友情更好等等,書中內容很完整地涵蓋了20多歲人生會遭遇的困境、疑惑,如果你也對現在的人生感到不確定、茫然,除了可以先去聽聽大人學的Small Talk,買這本書來看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是大學生,也可以去看看大學生必看的7本書,相信一定會對你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