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為什麼不被現代心理學重視?為什麼媒體報導幾乎都不可信?《這才是心理學》揭露了心理學的運作模式,教導我們辨別新聞真實性。我整理了《這才是心理學》3大重點與心得,看完絕對能夠收穫滿滿。
關於本書
本書作者Keith E. Stanovich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研究範圍主要集中於認知科學、教育心理學等領域,並在其中有很大的貢獻。Stanovich的學術成就獲得了多項榮譽和獎項的肯定,包括美國心理學會(APA)的杰出科學貢獻獎、加拿大心理學會的杰出學術成就獎等。他曾擔任多個重要學術期刊的主編和編輯委員會成員,並在多個國際學術機構擔任過重要職務。他也出版了多本關於認知科學和教育心理學的書籍,其中最知名的為本書《這才是心理學》。
《這才是心理學》先介紹心理學為什麼是一門科學,接著再用好幾章的篇幅破解生活中常見的錯誤歸因,最後再探討為何心理學一直不受重視,以及現代社會因媒體渲染導致心理學大眾化的危險。除了能夠幫助我們反思偽科學(星座學、俗語、暗黑心理學、厚黑學等等)的可信度,還能夠讓我們在看到新聞時,第一步不是全盤接收,而是去批判思考。總而言之,本書可以說是心理學概論中的「第0章」。
《這才是心理學》重點整理
一、可證偽性
可證偽性指的是一個理論必須提出具體的預測,除了要預測會怎樣,還要預測不會怎樣,並且讓預測有被驗證出為錯誤的可能性。有點難懂嗎?我們看個例子:
1793年時,費城爆發了嚴重的黃熱病,費城的黃熱病名醫若許(B.Rush)認為若要治好黃熱病,就必須用水蛭進行大量放血。當病患從放血療法痊癒後,若許醫生就會宣稱療法有效;但當病患不治身亡時,若許卻會將原因歸咎於「病患本來就病得很嚴重」。
這樣的歸因方法並不具有科學上的「可證偽性」。照道理說,病患死亡就是對於放血療法的否定,但若許醫生非但沒有承認錯誤,卻把這種否定給合理化,因此永遠不可能被證明作法有瑕疵或者預測失敗。
同樣的,佛洛伊德為什麼在近代心理學教科書中幾乎沒有篇幅的原因,也是因為「可證偽性」。佛洛伊德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學」都是以事後分析的角度去解釋夢境、潛意識、人格等等,並沒有事先提出具體的預測,供他人證明理論真偽的可能性,說難聽一點,就像是馬後炮的感覺。
或許,你會認為「可證偽性」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有個「不可證偽」的理論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諺語。「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與「三個和尚沒水喝」、「安全第一」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異性相吸」與「物以類聚」等等。我們甚至可以說諺語是一種狡猾的智慧,因為大師們永遠可以換種說法,並且立於不敗之地。
二、第三變數
1975年,台灣曾經做過一項大規模的調查,研究人員想知道究竟哪些環境的因素與人們是否採取避孕措施有關。蒐集資料後,研究人員發現與採取避孕措施最相關的變數竟然是——家中的電器數量(烤麵包機、電風扇、吹風機等等)。
什麼意思!難道要解決青少年的懷孕問題,不應該發保險套,而是該發烤麵包機嗎?當然不是(幸好不是)。
如果仔細思考一下,就可以發現其實兩個變數之間,存在著第三個變數,也就是「社經地位」。社經地位高的家庭,家中電器數量自然越多,避孕觀念也更好。如果忽略了第三變數存在的可能性,就會得出非常離譜的結論。
再舉個例子,美國一年365天,冰淇淋的銷售額越高,海邊溺死的人數就越多。這是因為大家吃太多冰淇淋,所以更容易溺死了嗎?當然不是!夏天到了,冰淇淋當然賣得比較好,而玩水的人數變多,自然溺死的人也就越多。在這個例子中,夏天就屬於第三變數。
在商管書中不斷提到的「棉花糖實驗」也是如此。棉花糖實驗告訴我們:小時候的忍耐力越強,未來的成就就越高。但其實兩者之間還存在著一個商管書中不願意提到的第三變數——家庭社經地位(又是你)。
家庭社經地位越高的小孩,越是不愁吃穿,餅乾什麼的對他們的誘惑自然就低得多,未來的成就也會因「階級複製」比社經地位較低的小孩子還高。而當初進行棉花糖實驗的米歇爾博士也從來沒有說過兩著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只是後來的書籍、媒體將實驗解釋成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藉此大賣特賣他們的產品。
除了告訴我們棉花糖實驗的疑慮以外,我們還可以學到的是:即使數據上A與B呈現正相關,也可能存在同時影響兩個變數的第三變數,甚至還有第四、第五、第六變數等等。因此,如果有人果斷的跟你說造成A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B時,請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通常越果斷,他在唬爛的機率就越高。
三、愛因斯坦症候群
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被視為是近代科學的一次大躍進。媒體爭相報導愛因斯坦的輝煌貢獻,使得大眾有了一種錯覺:新發現一定會顛覆我們過去的認知,並且推翻過去大多數的理論。
但其實科學上的大躍進根本沒發生過幾次,而且相對論也沒有完全推翻過去的認知,只是更好的取代了牛頓的力學理論,而不捨棄力學理論的基礎。當一個新理論推翻過去大多數的事實時,代表該理論需要被驗證的必要性越高,需要的時間也越長。
另外,科學進展也從來不是「線性前進」,而是「網狀擴展」。A理論提出的假設,需要同時得到BCDE研究結果的支持。也就是說,單一研究證明不了任何事,唯有其他研究提供了同樣的證據,並且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張堅固嚴密的網時,我們才能說A理論真的有點東西。
從愛因斯坦症候群中,我們可以學到兩件事:
- 如果一個新理論能夠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卻無法與大部分的事實相容,在科學中不會立刻被採用。
- 單一研究證明不了任何事,只有匯集多方研究,評估彼此的證據是否交集,才能使理論的可信度越來越高。
因此,下次看到YouTuber或新聞媒體說什麼「過去的人都錯了」時,一定要提高警戒,因為他們很有可能只是想要藉由「反直覺」的標題,來騙取你的注意力而已。另外,看到「研究指出:吃金桔的人比別人多活40%」這種標題時也可以直接下滑,因為單一研究實在代表不了什麼事。
「科學記者們老是把單一實驗拿來報導,但是單一實驗根本沒能證明什麼。科學是一門仰賴緩慢、斷續的發展進程的學科,而民眾卻被誘導去期待聽到震驚世人的重大發現。」——認知心理學家Steven Pinker
《這才是心理學》心得
這本書是我經過大量閱讀,發現對於心理學有濃厚興趣後入手的一本書(而且還是在二手書店發現的,超幸運),原本是想要更了解心理學的本質一點,但沒想到看完之後整個人都震驚了,沒想到心理學竟然這麼嚴謹,或者可以說「乏味」。
會說乏味的原因,絕對不是因為無聊,而是在心理學中一個理論的形成,需要經過嚴謹的科學方法,也就是觀察,提出假設,實驗,最後修正,而且研究結果通常不會跌破眾人眼鏡,而是超級一點點的小進展,小到只能排除一個變因也有可能,這才是這個世界真正運作的方式。因此,下次看到媒體說什麼非常反直覺的單一研究,那絕對不代表什麼,因為媒體沒說的是還有另外100筆反駁該研究的結果。
我看了《這才是心理學》這本書4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新觀點出現,最近一次閱讀讓我開始反思「成功學」的存在。或許成功學正是一種「倖存者偏差」,只能成功人士有能力散播自己的成功學,出版社才沒空理失敗者,自然就不會映入我們的眼簾;又或者成功方法也只是成功人士的一種歸因謬誤,畢竟人類就是一種試圖從現象中找規律,就算沒有規律也要騙大家有規律,讓大家「快來買我書」的奇怪生物。
在台灣這個假新聞世界第一的國家中,批判思考絕對是能夠讓你不隨波逐流的關鍵。如果你想要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比起解讀媒體的文字,了解假新聞的底層邏輯還有用多了,因此我強烈建議閱讀《這才是心理學》,絕對是一本值得放在書架上,時不時拿起來翻一下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