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成功人士如何做出最佳決策、克服挫折、充分利用時間和資源嗎?《人生給的答案》這本書收錄了超過100位知名人士的智慧分享,其中包括傑出的企業家、運動員、作家和科學家等等。汲取他們的經驗,讓你在職業和個人生活中獲得成功吧。
💡關於本書
我在《人生給的答案1》讀後心得中詳細介紹了作者Tim Ferriss的背景與寫作動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上一篇文章。簡略來說,Tim Ferriss 經營了下載量超過9億的商業類型podcast,還是美國許多大企業的早期投資人及顧問,並同時擁有5本著作。平步青雲的的他卻在40歲時開始為各種人生問題所擾,因此,他決定要向超過100位大師詢問11個人生問題,並且將所有大師的回答集結成上下兩冊,也就是現在看到的《人生給的答案1、2》。
而我會閱讀《人生給的答案》可以說是因為迷惘,但更多的是混亂。位在畢業與就業交界處的我,面對人生的第一個大決定顯得格外徬徨。手足無措的我打開了近百年來最強大的工具——Google來幫助我釐清思緒,沒想到一查不得了,網路上充斥著各種參差不齊的資訊,我幾乎無法分辨哪些文章是帶著私心在業配,哪些又是作者真誠的建議。因此,我決定要直接買一本有「各種建議」兼具「系統化」的書籍,而《人生給的答案》也就這樣雀屏中選。而本文將挑選3個對我來說很有意義的問題進行探討。
💡對即將進入社會的大學生有什麼建議?
「不要追尋社會認同、好友的奉承、社群媒體上的按讚數。」——加密貨幣先驅Nick Szabo
Nick Szabo認為想法越新,就越少人能夠了解。遵循別人的眼光只會讓你綁手綁腳,限制自由發揮創意的空間。
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IG帳號issac.startup,他也建議我們在創作初期,不要妄想得到別人的認同。開始podcast之前,朋友說他的聲音不好聽,結果現在是Apple前十名;剛開始經營IG帳號時,朋友說內容很悶,但現在追蹤數超過一萬;拍影片前,朋友說他長相不好看,結果影片每個月觀看數接近10萬。在創作初期,你要當自己最大的鼓勵者。
而Dropbox共同創辦人Drew Houston並沒有提供建議,反而給了我們3樣物品,分別是一顆網球、一個圓圈,以及數字30000。
- 網球:提醒我們要找到令自己著迷的事物,就像狗狗一樣看到網球就會發了瘋似的去追球。
- 圓圈:圓圈代表的是,你就是最親近的五個朋友的平均值(這是由美國創業家Jim Rohn所提出的「五人平均值理論」),因此要慎選交友,時時刻刻確保身邊的人能夠激發出你最好的一面。
- 30000:這個數字代表每個人的一生大約只有30000天可以使用(如果有抽菸的習慣要再減5500天),時間很寶貴,千萬要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如果可以放置一個廣告看板,你想在上面寫什麼?
「想避免别人批評,就只能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最後什麼都沒達成。」——Elbert Hubbard
頂尖撲克玩家Daniel Negreanu引用了美國作家Elbert Hubbard說過的話。他認為當我們在挑戰世俗常規,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時,必定會遭受他人批評。但只要我們忽略不理性的聲音,堅持下去必定會有回報。就像哥白尼的日心說、達爾文的演化論一樣,剛開始也都不被世人所接受,但理論卻沿用到了現在。所以我們不必太擔心別人的批評,因為那一定會發生,但這也代表你所做的事情夠有意義。
接著我們來看看喜劇演員Whitney Cummings想要在廣告看板上寫什麼:
「展翅高飛。」
她建議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在一件事情上追求最好的表現,千萬不要只做到「還可以」,把一件事做好,勝過於把10件事做的馬馬虎虎。而追求好表現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身體勞累、精神狀態很差,甚至所有煩心事都撞在一起的時候,此時的她就會用「展翅高飛」這句話來幫自己打氣。
她也同時提醒我們,千萬別用糟糕的態度處理任何事情,否則只會傷到自己。當你遇到問題時,你可以用糟糕的方式去處理,也可以選擇以從容不迫的方式解決它。通常問題過了一年就會消失,但你處理問題所獲得的評價卻會跟著你一輩子。你這個人的高度,將會取決於你面對問題時的態度。
💡過去五年,有什麼事不再難以拒絕?
拒絕別人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我們常常會因為各種因素而不好意思拒絕對方的請求。但其實勉強接受是對所求者不尊重,因為這通常代表了你將不願付出心力去幫對方的忙。我們到底該如何練習拒絕這門藝術呢?
上一段提到過的Dropbox共同創辦人Drew Houston提供了一種非常有趣的思維練習:把自己擁有的時間想像成一個罐子,而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大石頭,其他事情就是小石頭,更不重要的事則屬於沙子。問題來了,填滿罐子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隨便問一隻烏鴉,它可能也知道要先放大石頭,再放小石頭,最後才是用沙子去填滿罐子,而這也正是你處理事情先後該有的態度。練習分辨出生活中哪些事是大石頭(注意不要裝到別人的大石頭了),哪些事是沙子,將能夠使你重新思考所有事物的優先順序為何,該拒絕的事也就原形畢露。
另外,Pinterest的共同創辦人Ben Silbermann也提醒我們別把自己的人生給「序列化」了。許多人會有這樣的人生規劃:先念好書,接著上好大學,接著進入一間好的公司,接著離職創業,接著結婚,接著……。這樣規劃人生表面上沒有問題,但其實重要的事情應該平行進行。你不可能先在創業時冷落女朋友四年,到了第五年就宣布今年是「女朋友年」,接著你們的感情就能回到當初那般親密。也就是說,除了分辨哪些是大石頭以外,你還得努力讓每顆大石頭都同時被照顧到。
💡結語
在看完了《人生給的答案1》之後,醍醐灌頂的感覺讓我馬上接著看《人生給的答案2》,果然也是收穫滿滿,帶走了許多對我自己很有幫助的劃線筆記。而這裡我想要分享一下書中帶給我震撼感的一段筆記:
「為什麼要離開?因為這樣才能回來,才能用新的眼光與色彩看待這個地方,而且那裡的人也會用不同眼光來看待自己。離開再回來與從沒離開過,有很大的不同。」——英國奇幻作家Terry Pratchett
對我來說,這段文字中的「離開」不僅僅指地點,還可以是指人生的每個階段、每個選擇。當我們選擇跨出第一步之後,與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相比,所帶來的幸福感是完全不在同一個等級的。而當我們未來在回首過去十,也許會覺得當初擔心的事情根本就沒什麼,或者感謝自己當初的勇氣和努力,也會希望以前的我可以對自己溫柔一點吧。
《人生給的答案1、2》充滿了大師們的人生建議,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雞湯而感到排斥,但我並不認為雞湯沒有參考價值。我在《讀懂一本書》中學到了盡信科學並不是好事,因為只要是科學未來就一定會被推翻;而雞湯雖然看起來沒什麼用,但只要能夠幫助我們繼續前進,那也算是功德一件。因此,如果你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人生的指引與建議的話,這本書將會非常適合你。